HKUA NEWSLETTER MAY– JUNE 2013

20130526-160012 20130526-160018 20130526-160024 20130526-160030 20130526-160037 20130526-160043 20130526-160049 20130526-160056

Vamtam
Vamta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lor

前列腺癌個案年創新高 誰應接受篩查?

▲趙家鋒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泌尿外科副教授 根據醫管局最新公布的癌症統計數字,本港2019年前列腺癌新症個案達2532宗,位列男性常見癌症第三位,較2009年的1484宗,升幅達七成,是各癌症之中升幅最快的。 本港約26% 前列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屆晚期,屬無法根治的轉移性前列腺癌,而歐美僅約10-15%。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檢測前列腺癌?重點是需要一個有系統的篩查方法,在避免過度診斷的同時,亦能揪出早期及具有風險的前列腺癌,提升根治的機會。 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這是一項血液測試,乃前列腺癌篩查的第一步,自90年代沿用至今。PSA值高於4ng/ml 為高於正常,以往的病人一律被建議作入侵性的前列腺穿刺活檢(抽針),惟他們當中有75-85%最終證實沒有患上前列腺癌。事實上,PSA 值可以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炎等原因而高於正常,不一定是前列腺癌。男士接受抽針檢查須承受相關併發症風險,包括出血、發炎和短期排尿困難等。所以,PSA只是診斷前列腺癌的第一步,若高於正常,就要進行下一步的血液、尿液、或影像診斷以評估抽針檢查的需要。 前列腺健康指數(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 PHI是一項血液測試,以評估PSA值高的男士中患上前列腺癌的機率。PHI 評分越高,風險越高。若PHI值小於35,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較低(3-7%),建議繼續監測PSA的趨勢;若PHI在35或以上,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約25-40%),建議接受磁力共振掃描(MRI)及/或前列腺抽針檢查。 PHI測試已於2016年引進醫管局,提供予PSA 4-20ng/dL的男士。恰當使用PHI可有效減少七至八成PSA高的男士進行不必要的抽針檢查,減少病人的風險,並將資源集中於高風險(PHI值高)的男士。 尿精胺檢測(Urine spermine test) 這是一種嶄新的無創前列腺癌檢測方法,由香港中文大學及浸會大學以在香港的男士為對象研發,只需收集20至30毫升的尿液便可檢測出尿精胺水平,結合直腸指檢結果、PSA水平及前列腺體積,得出「精胺風險評分」,可更準確評估前列腺癌的風險。利用這尿精胺檢測可以避免部分男士接受不必要的抽針檢查,惟這項檢測暫時並非公立醫院的恆常檢測。 磁力共振掃描(MRI) 昔日大多利用超聲波引導進行前列腺抽針檢查,惟超聲波並不能有效分辨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這樣的抽針缺乏針對性,且隨機式的抽針有機會遺漏了癌症。目前泌尿外科醫生可利用磁力共振-超聲波融合導航定位,找出前列腺中疑似有腫瘤的位置,大大提高命中率。 前列腺抽針:經直腸vs經會陰? 傳統前列腺抽針檢查會將超聲波探頭放進直腸並掃描前列腺,然後利用細針穿刺作檢驗,惟直腸內的細菌有機會在檢查過程中進入血液而引起嚴重的感染,發生率約百分之三。目前大部分前列腺抽針檢查已改為經會陰皮膚穿刺,細針毋須接觸糞便,大大減低感染風險至千分之三。 總括而言,醫學界一直致力尋找更精準可靠和非入侵性的前列腺癌篩查方法,避免因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及由此引起的種種副作用。另一方面,前列腺癌的治療在過去十年也出現長足的進步,無論微創手術方式和放射治療技術都大大改善,寄語男士們不要因為害怕治療而逃避接受前列腺癌篩查。 誰該驗PSA?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建議的PSA篩檢:

Read More »

Uro-Oncology Asia 2021

Registration of Hong Kong Society of Uro-oncology (HKSUO) Uro-Oncology Asia 2021 started.Date: 16-17 January 2021 (Sat – Sun)For details and registration, please visit: https://www.uro-oncology-asia.org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