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8, 2014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出現炎症。雖然最常見致病原因是細菌感染,但亦經常有例外的個案。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據一項在2003年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進行的調查發現,約有15%的男性曾患前列腺炎。據中國的數據顯示,前列腺炎佔15-30%所有男性前往醫院求診的個案。病人徵狀的嚴重程度各有不同,徵狀輕微者可能感到很少、甚至感覺不到任何徵狀;徵狀嚴重的才會有較明顯或嚴重的徵狀。嚴重的個案更會出現併發症。 前列腺炎主要可分為四類: 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 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 非細菌感染前列腺炎; 前列腺疼痛 ,又稱「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徵」(CCPS) 前列腺(點擊此處見圖)屬男性生殖系統一部份,是一種呈胡桃狀的腺體,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包圍著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一種乳白色液體,此液體與精子混合成為精液,協助精子射出體外。 病因 急性或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常由多種細菌感染引致,其感染途徑如下: 經尿道感染:細菌由尿道進入前列腺,引起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不設防性行為、尿道炎、淋病、及最新插入尿導管均是高危因素。 經血液感染:來自身體其他部位如皮膚、扁桃腺、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的細菌,通過血流至前列腺,引起前列腺炎。 經淋巴系統感染:前列腺鄰近的器官如直腸、結腸、膀胱、尿道等發炎,細菌有可能經淋巴管感染前列腺。 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因某些有機體,如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引致;或因免疫反應、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引起。 前列腺疼痛的原因似乎與炎症無關;可能與前列腺周圍的神經和肌肉的異常變化有關。 徵狀 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是最罕見的前列腺炎,症狀通常是突發及嚴重,包括有: 發燒、畏冷、關節疼痛 下背痛、會陰部(肛門與陰囊之間位置)、睾丸和陰莖疼痛

Read More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最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癌症,患者多是男性長者。歐洲及美國的現患率較亞洲區的高。據美國前列腺癌基金會指,在美國每6名男性便有1人患上此病,是第二大的致命癌,僅次於肺癌。在香港,前列腺癌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名第4,在常見男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8。每年新症約有600宗,患者大部份是60歲以上的男士。 前列腺(點擊此處見圖)屬男性生殖系統一部份,是一種呈胡桃狀的腺體,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包圍著尿道。前列腺被劃分為三個區域: 中央區 (central zone) 移行區 (transition zone),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見部位,並由於此區包圍著尿道;增生的前列腺會壓迫尿道 周邊區 (peripheral zone),是前列腺癌最常見生長部位中央區 (central zone); 前列腺主要功能是分泌一種乳白色液體,此液體與精子混合成為精液,協助精子射出體外。 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白,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高危因素如下: 年齡:隨年齡增長,前列腺癌發病風險亦明顯增加。40歲以前被確定患上前列腺癌的個案十分罕見;50歲以後的發病個案數目迅速增加。事實上,約80%的個案都是65歲以上男士。 種族:非洲裔美籍及白種男性的發病率較亞洲男性的多。 家族病歷史: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比無家族史者患上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2-3倍。 飲食習慣:食用高份量飽和脂肪食物有可能有較大機會患上前列腺癌。

Read More

良性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BPH),又稱良性前列腺肥大,是一種常見於四十歲以上的男性疾病,尤其常見於男性長者。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指,良性前列腺增生影響5成 60歲以上及9成70歲以上的男性。 前列腺(點擊此處見圖)屬男性生殖系統一部份,是一種呈胡桃狀的腺體,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包圍著尿道。前列腺被劃分為三個區域: 中央區 (central zone) 移行區 (transition zone),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見部位,並由於此區包圍著尿道;增生的前列腺會壓迫尿道 周邊區 (peripheral zone),是前列腺癌最常見生長部位

Read More

經尿道膀胱瘤切除是怎樣的呢?安全嗎?

經尿道膀胱瘤切除是通過伸入膀胱的內窺鏡,放入電刀切除膀胱腫瘤,直至到達膀胱壁為止。這是唯一可準確評估膀胱癌在膀胱壁擴展得有多深的方法,而這資料是計劃進一步治療的關鍵。因此,每一位經膀胱鏡證實有膀胱癌的患者都應要接受經尿道膀胱瘤切除。這手術需要脊椎或全身麻醉。將內窺鏡放入膀胱,在沖洗下看見膀胱癌,以電刀將它一片片切除直至到達膀胱壁為止。要留意膀胱癌看是否已被完全切除。一片片的組織沖出來送交檢查。在膀胱癌移除位置的底部取活組織檢查,看看有無餘下的癌細胞。可在膀胱灌入減少膀胱癌復發機會的藥物。病人需要配帶導尿管直至小便轉清為止。這步驟通常安全,雖然所有手術的一般危險,包括麻醉,失血及感染都可以發生。極少數情況下,在手術進行時可能穿破膀胱,需開放手術修補。

Read More

膀胱癌要怎樣治療?

膀胱癌的治療要與癌症的擴展程度配合。根據癌症的擴展程度,膀胱癌可分為淺表性癌及侵犯肌層癌。大部份的膀胱癌是淺表性癌。它們局限在膀胱內壁黏膜及下層結締組織。它們擴散的機會較低,一般可通過伸入膀胱的內窺鏡,放入電刀切除,來加以控制。這步驟又名經尿道膀胱瘤切除。由於癌症容易在膀胱內復發,一般會加上膀胱灌注藥物治療。小部份的癌已侵入肌肉層,甚至穿透整個膀胱壁,直達膀胱之外。由於肌肉層滿佈血管及淋巴管,癌症一旦侵犯肌肉層就很有機會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它們已不能單依靠經尿道膀胱瘤切除來控制,而須要更具侵略性的手術,甚至要配合其他治療。即使如此,侵犯肌層癌的治癒機會遠比淺表性癌為低。

Read More

膀胱癌有甚麼跡象?怎樣可察覺到它存在?

膀胱癌很快就會以小便有血向患者示警。我們甚少見到生前未被察覺,要到死後驗屍才被發現的膀胱癌。流入小便的血通常?肉眼就可看見〈肉眼可見血尿〉,特點是不伴有疼痛。在一些病者中,出血太少未能染紅小便,而須要試紙或顯微鏡檢查才可發現〈顯微鏡下血尿〉。在表皮內擴展的癌〈原位癌〉可造成尿頻及小便刺痛,與膀胱感染難以分辨。腫瘤及血塊會阻礙膀胱出尿的通道,造成排尿困難。膀胱癌可以侵入輸尿管,妨礙尿液從腎臟排出,這可能引致腰痛。膀胱癌可能會有細胞脫離,落入尿液中,這些細胞可以用細胞學檢查找出來。一般要用膀胱鏡才可確定診斷。在膀胱鏡下,任何膀胱癌都可看到,並可在腫瘤取一小樣本〈活組織檢查〉給病理專家檢驗。要作靜脈注射尿路造影看看有無與膀胱癌有關連的輸尿管及腎腫瘤。如在膀胱內的癌範圍很廣,可作電腦掃瞄以確定癌症有無擴散到膀胱外或鄰近淋巴結。

Read More

膀胱癌有甚麼成因?

膀胱癌是從膀胱內壁黏膜長出的癌。有各種因素與增加膀胱癌的風險有關。膀胱癌的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40歲以前膀胱癌甚為罕見。膀胱癌在男性比女性發生較多。吸煙使患膀胱癌的風險增加四倍。約三分之一的膀胱癌與吸煙有關。燃燒的菸草放出的一些化學物進入血液循環再在小便排出。這些化學物(致癌物)在膀胱內壁黏膜刺激癌症形成。一些工業及環境化學物亦跟膀胱癌聯繫上。高風險的工作包括染料,橡膠,油漆及皮革工業。曾經接受過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會增加膀胱癌的風險。長期留置導尿管對膀胱內壁黏膜的長時間刺激,也可能引致膀胱癌發生。在世界一些地方,一種寄生虫(血吸虫)對膀胱的長時間刺激也可致癌。過度沈溺飲用咖啡(一天十杯以上)會輕微增加風險,而多吃生果蔬菜則有保護作用。

Read More

何謂膀胱鏡?

膀胱鏡是經由尿道通入膀胱的幼長內窺鏡。膀胱鏡主要分為兩種。可彎性膀胱鏡可以屈曲而硬性膀胱鏡則直而固定。兩種鏡都可將光線帶入及將影像傳出膀胱。它們都有容許沖洗及讓操作工具通過的通道。可彎性膀胱鏡較為常用,因為它可以在通過尿道彎曲處時,對病人造成較少不適。硬性膀胱鏡則可沖洗得更快,並且可以讓更多種類的工具通過。在較複雜的病例中就要用它。在放入膀胱鏡前要先將局部麻醉藥灌入尿道。然後用沖洗液注滿膀胱。利用膀胱鏡,泌尿外科醫生就可以直接觀察尿道及膀胱內壁,亦可留意輸尿管口流出來的尿液的性質。可以從尿道及膀胱內發現的任何病變取活組織檢查。最常需要作膀胱鏡的,包括患有小便有血,排尿有疼痛或困難,或經常尿路感染的病人。大部份膀胱鏡都可順利完成。步驟後第一天,患者在排尿時會有輕微刺痛,並比平常小便更頻密。小便可能帶血,尤其是在活組織檢查之後。間中,檢查後短時間內可能發生尿路感染,造成排尿疼痛及發熱。膀胱鏡可能損傷甚至穿破膀胱,但這肯定是極為罕見。

Read More

何謂靜脈注射尿路造影?

靜脈注射尿路造影是一項泌尿系統的特殊X光檢查。由於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都是軟組織,在X光平片都不能看清楚。在進行靜脈注射尿路造影檢查時,要將顯影劑注射入靜脈之內。顯影劑經血液循環,由腎臟集中,再經尿液排入腎盂及輸尿管。之後每數分鐘一張的拍攝一系列的X光平片。由於顯影劑對X光不透明,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結構都可在X光平片上清楚看到。整個步驟通常在一小時內完成,但有些病人可能需要延遲照片。靜脈注射尿路造影有助查出多種泌尿系統的問題。腎臟的功能也可得到評估。任何對泌尿系統造成擠壓,佔位或閉塞的病變都可被顯示出來。結石的位置及影響都可知道。可是,這步驟並非毫無危險。由於涉及輻射,孕婦?不能接受這項檢查。腎功能差的患者亦應避免靜脈注射尿路造影,因為顯影劑會使腎更差。一些糖尿藥物要在靜脈注射尿路造影前後停止服用。輕微的反應包括面紅、惡心、嘔吐及痕癢等並非不尋常。病人有嚴重反應則十分罕見,會有呼吸困難,心跳,失去知覺,甚至抽搐。偶爾甚至有病人會死於這嚴重反應。之前有敏感病歷的病人會有較高風險。在檢查前給病人服用抑制過敏反應的藥物可以減低,但不能完全避免。

Read More

血尿要怎樣處理呢?

確定有血尿的患者,不論是肉眼可見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都應轉介泌尿外科專科醫生來檢查有無嚴重的背後成因。在詳細詢問病歷及作過相關的身體檢查後,負責的泌尿外科醫生一般需要作標準的一系列測試。要檢查尿液以確定是否有血。尿液中有蛋白提示病者可能有腎功能問題。尿液要作培養可能感染的微生物,包括尿路的病原體及結核病菌。尿液的細胞學檢查,有助尋找有無癌細胞。應要取血檢查腎功能。超聲波檢查有助篩選腎臟及膀胱有無明顯病變。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X光平片可顯示泌尿系統的結石。靜脈注射尿路造影,一種在靜脈注射顯影劑後作的特別X光檢查,是尋找有無腎臟或輸尿管病變的有用方法。要更確定的檢查膀胱,就要作膀胱鏡。在有需要更清楚知道疾病結構的情況下,就可能需要作電腦掃瞄或其他成像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