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出現炎症。雖然最常見致病原因是細菌感染,但亦經常有例外的個案。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據一項在2003年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進行的調查發現,約有15%的男性曾患前列腺炎。據中國的數據顯示,前列腺炎佔15-30%所有男性前往醫院求診的個案。病人徵狀的嚴重程度各有不同,徵狀輕微者可能感到很少、甚至感覺不到任何徵狀;徵狀嚴重的才會有較明顯或嚴重的徵狀。嚴重的個案更會出現併發症。

前列腺炎主要可分為四類:

  • 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
  • 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
  • 非細菌感染前列腺炎;
  • 前列腺疼痛 ,又稱「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徵」(CCPS)

前列腺(點擊此處見圖)屬男性生殖系統一部份,是一種呈胡桃狀的腺體,位於膀胱之下,直腸之前,包圍著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一種乳白色液體,此液體與精子混合成為精液,協助精子射出體外。

病因
急性或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常由多種細菌感染引致,其感染途徑如下:

  • 經尿道感染:細菌由尿道進入前列腺,引起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不設防性行為、尿道炎、淋病、及最新插入尿導管均是高危因素。
  • 經血液感染:來自身體其他部位如皮膚、扁桃腺、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的細菌,通過血流至前列腺,引起前列腺炎。
  • 經淋巴系統感染:前列腺鄰近的器官如直腸、結腸、膀胱、尿道等發炎,細菌有可能經淋巴管感染前列腺。

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因某些有機體,如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引致;或因免疫反應、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引起。

前列腺疼痛的原因似乎與炎症無關;可能與前列腺周圍的神經和肌肉的異常變化有關。

徵狀
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是最罕見的前列腺炎,症狀通常是突發及嚴重,包括有:

  • 發燒、畏冷、關節疼痛
  • 下背痛、會陰部(肛門與陰囊之間位置)、睾丸和陰莖疼痛
  • 尿頻、排尿時感到疼痛
  • 不能完全排清膀胱內的尿液
  • 尿瀦留
  • 射精疼痛
  • 便急或排便時感到疼痛

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病徵可潛伏多年。一旦出現徵狀也較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的徵狀輕微。主要徵狀為:

  • 尿頻、排尿時感到疼痛
  • 會陰部和/或肛門疼痛或不適
  • 排尿完畢流出白色粘液
  • 射精時感到疼痛
  • 精液有血
  • 出現性功能障礙

這些徵狀會時常復發,及引起其他的症狀如失眠、健忘、乏力、心情煩躁,甚至憂鬱。

非細菌感染前列腺炎:這類前列腺炎很常見,其徵狀與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相似,差別在測試不出致病細菌。

前列腺疼痛:主要徵狀為會陰部、睾丸、陰莖、膀胱疼痛或不適、射精疼痛、尿頻、排尿時感到疼痛、排尿困難等。這類前列腺炎也很常見,而往往前列腺沒有炎症跡象。

診斷
對於不同類型的前列腺炎,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故正確診斷十分重要。此外,診斷還有助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

  • 肛門指診(DRE):一種簡便的檢查。醫生戴上塗有潤滑劑的手套,用手指探入病人直腸,隔著直腸前壁檢查前列腺大小、形態和質感,以及前列腺疼痛程度、軟硬度及腫脹度(點擊此處見圖)。
  • 前列腺液檢查:醫生會建議作三段取樣的尿液檢查。首先收集兩個尿液樣本作分析,然後進行前列腺按摩,再收集含有前列腺液的第三個尿液樣本作進一步分析。這有助判斷問題是來自尿道、膀胱或前列腺。

有必要時,醫生會建議進行尿道造影、超聲波檢查、膀胱鏡檢查、尿流率測定等,以作更準確的診斷。

治療
病人應注意以下幾點:

  • 消除顧慮
  • 多飲水
  • 戒煙
  • 限制或避免飲用含酒精或咖啡因飲品或進食辛辣及煎炸食物
  • 減少或避免穿緊身褲或騎單車,以儘量減少對前列腺的壓力
  • 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的治療:病人必須臥床休息,有時可能需要住院。醫生會給予至少兩星期的抗生素,及建議以藥物舒緩痛楚、退燒或以坐熱水浴緩解徵狀;對於排尿困難者,醫生可能建議插導尿管。絕大部份病人經過治療都會痊癒;病人可能需持續四星期接受抗生素治療。
  • 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的治療:病人需接受較長時間 (一般需四至十二星期) 的抗生素治療。約75%病人在接受治療後可消除徵狀,但徵狀復發時則需再度接受抗生素治療。對抗生素治療無反應的病人,醫生會建議長期使用抗生素與及其他緩解症狀的藥物及療法如作前列腺按摩。對於某些久治不癒並出現嚴重併發症的病人,也可以手術治療。
  • 非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疼痛的治療:醫生一般會給予一個療程的抗生素以消除所有存在的細菌,並針對病人的徵狀選擇不同藥物,如α-受體阻斷劑、消炎、解痙藥物,以及定期進行前列腺按摩,促使前列腺分泌物排出。

一些前列腺炎病人可以透過改變生活方式、營養支援及中草藥來治療。這些自然療法可配合以上各項治療方法以達最佳的治療效果。

預後(治療結果)
前列腺炎的治療結果與很多因素都有關連,當中包括病情輕重、恰當治療,生活與飲食習慣。大多數的急性前列腺炎都可痊癒,但亦有少部份會演變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會不時發作,並難於治理;但只要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法,最終可治癒前列腺炎。

Vamtam
Vamta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dolor

前列腺癌個案年創新高 誰應接受篩查?

▲趙家鋒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泌尿外科副教授 根據醫管局最新公布的癌症統計數字,本港2019年前列腺癌新症個案達2532宗,位列男性常見癌症第三位,較2009年的1484宗,升幅達七成,是各癌症之中升幅最快的。 本港約26% 前列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屆晚期,屬無法根治的轉移性前列腺癌,而歐美僅約10-15%。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檢測前列腺癌?重點是需要一個有系統的篩查方法,在避免過度診斷的同時,亦能揪出早期及具有風險的前列腺癌,提升根治的機會。 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這是一項血液測試,乃前列腺癌篩查的第一步,自90年代沿用至今。PSA值高於4ng/ml 為高於正常,以往的病人一律被建議作入侵性的前列腺穿刺活檢(抽針),惟他們當中有75-85%最終證實沒有患上前列腺癌。事實上,PSA 值可以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炎等原因而高於正常,不一定是前列腺癌。男士接受抽針檢查須承受相關併發症風險,包括出血、發炎和短期排尿困難等。所以,PSA只是診斷前列腺癌的第一步,若高於正常,就要進行下一步的血液、尿液、或影像診斷以評估抽針檢查的需要。 前列腺健康指數(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 PHI是一項血液測試,以評估PSA值高的男士中患上前列腺癌的機率。PHI 評分越高,風險越高。若PHI值小於35,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較低(3-7%),建議繼續監測PSA的趨勢;若PHI在35或以上,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約25-40%),建議接受磁力共振掃描(MRI)及/或前列腺抽針檢查。 PHI測試已於2016年引進醫管局,提供予PSA 4-20ng/dL的男士。恰當使用PHI可有效減少七至八成PSA高的男士進行不必要的抽針檢查,減少病人的風險,並將資源集中於高風險(PHI值高)的男士。 尿精胺檢測(Urine spermine test) 這是一種嶄新的無創前列腺癌檢測方法,由香港中文大學及浸會大學以在香港的男士為對象研發,只需收集20至30毫升的尿液便可檢測出尿精胺水平,結合直腸指檢結果、PSA水平及前列腺體積,得出「精胺風險評分」,可更準確評估前列腺癌的風險。利用這尿精胺檢測可以避免部分男士接受不必要的抽針檢查,惟這項檢測暫時並非公立醫院的恆常檢測。 磁力共振掃描(MRI) 昔日大多利用超聲波引導進行前列腺抽針檢查,惟超聲波並不能有效分辨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這樣的抽針缺乏針對性,且隨機式的抽針有機會遺漏了癌症。目前泌尿外科醫生可利用磁力共振-超聲波融合導航定位,找出前列腺中疑似有腫瘤的位置,大大提高命中率。 前列腺抽針:經直腸vs經會陰? 傳統前列腺抽針檢查會將超聲波探頭放進直腸並掃描前列腺,然後利用細針穿刺作檢驗,惟直腸內的細菌有機會在檢查過程中進入血液而引起嚴重的感染,發生率約百分之三。目前大部分前列腺抽針檢查已改為經會陰皮膚穿刺,細針毋須接觸糞便,大大減低感染風險至千分之三。 總括而言,醫學界一直致力尋找更精準可靠和非入侵性的前列腺癌篩查方法,避免因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及由此引起的種種副作用。另一方面,前列腺癌的治療在過去十年也出現長足的進步,無論微創手術方式和放射治療技術都大大改善,寄語男士們不要因為害怕治療而逃避接受前列腺癌篩查。 誰該驗PSA?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建議的PSA篩檢:

Read More »

Uro-Oncology Asia 2021

Registration of Hong Kong Society of Uro-oncology (HKSUO) Uro-Oncology Asia 2021 started.Date: 16-17 January 2021 (Sat – Sun)For details and registration, please visit: https://www.uro-oncology-asia.org

Read More »